Hi我是Jeno,今天要來分享一本實用的房地產理財書籍,書名叫做『我在房市賺一億』,以下是這本書的簡單介紹。
作者簡介:月風(李杰),富豪居社團團長∕作家∕超夯講師∕宸毅建設董事長,白手起家的月風,房地產操作經驗七年,比起很多房產專家,這樣的年份並不長,然而,他卻在不到三十歲時,已買賣400戶房屋,獲利上億。
說到房地產,最常聽到的就是「沒錢不行」、「有錢人才做的事」。但真相,真是如此嗎?買房子可能是我們人生常中一筆相當大的投資,當買屋時,我們都希望買到好房子;當賣屋時,也希望房子能賣到好價錢。月風整理多年的買賣心得,告訴你什麼地點的房子好賣?該如何殺價、該如何整理房子賣得好價格?該如何跟房仲業者打交道、爭取自己的權益?如何看出哪個賣家是真缺錢的蛛絲馬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月風的作法吧!
搞懂三觀念,再來買∕賣屋
買屋,要用「投資」的眼光買
無論你是自住或投資,你要想的事都一樣
在我的認知中,房子只可以有一種用途,那就是「投資」。
因為,即使是自住者,在買屋之後,還是可能因為工作、孩子、生活等種種關係,有賣屋的機會。當你沒算清楚就買屋,一旦賣房的時候價格爆跌,你就會知道,房子才是這輩子金額最高的投資。
賣屋只是早晚的問題,無論如何,在買屋時,當然還是要用「投資」的角度來選屋,才是王道!
下手前,要想的第一件事
在買屋的時候,就要選自備款最少的案子。如何能讓下一個買方用最少的自備款跟你買房子,這才是重點。
買房子的時候,一定要把下一個買方的頭期款算在裡面。
買賣經驗多了之後,我得到一個結果:最爛的房子(市價最低的房子,例如老舊公寓、華廈)跟最好的房子(豪宅、店面)都可以買,中間型的房子絕對不能投資。
買屋就選「C級地段A級商圈」
有句話說「七成地段,三成屋」。教人買屋時,我一定會再三強調地段的重要!
信義區、大安區……這些豪宅的市場,不是一般市井小民買得起的,除去豪宅、貴鬆鬆的精華地段外,買屋,一定要買在「C級地段的A級商圈」。
什麼是C級地段?
從全台灣地區來看,台北是A級地區,新北是B級地區;桃園、新竹、台中、就是C級地區。
A級商圈,指的是該地段最夯的商圈。
以桃園來看,北桃藝文特區、南桃海華特區,就是C級地區的A級商圈。
猜猜看,墾丁大街上的雙併透天厝,要賣多少錢? 答案是一億。
想不到吧!在全台灣最南邊的地方,卻有這麼高的房價,為什麼?原因就是,墾丁大街是A級商圈。但是離開商圈,開車三四十分鐘後的屏東,相差不大的透天厝,開價只有兩百萬。
為什麼差五十倍?
答案就在於兩個字:商圈。
A級商圈,就是好價。
如果你不是富翁,又想買房,那麼,請務必選「A級商圈」的房子,那怕像我這樣,當初的房價買高了一點,放個幾年,房價升高的機會,將比其他商圈的機會高。
避開套房,買3房最佳!
會住套房的人,可歸納為兩種人,第一是學生,第二是單身、收入不夠多的上班族。
套房產品太多,現在是最好的,過兩年就變中古,再過兩年變舊的,所以,套房的產品永遠都在折價。套房小、活動空間少,住久了並不舒適,一旦房客收入變好,不是買屋,就是租空間更大的房子。
滿足一個人的生活機能,至少要兩房才夠,尤其單身者婚後如果生小孩,兩間才夠。
在房價越來越貴的情況下,兩房的產品,可以滿足夫妻跟小孩的需求,加上很多人不跟爸媽住,所以這類的產品很受人歡迎。
所以,我會鼓勵一些想投資房地產,卻沒有大量資金的朋友,購買兩房的產品。如果資金比較多,那麼就以三房為第一選擇,因為三房仍是主流,千萬不要去買套房和四房,這兩種產品的客戶比兩房、三房少,相對的就比較不容易脫手。
買賣獲利與居住品質,誰重要?
在買房子時,如果有一屋有很大獲利空間,但居住品質沒有那麼好;另一屋居住品質好,卻沒有太大的獲利空間,你會買哪一戶?
或許,你會回答:當然是選居住品質好的。
我的想法是:買賣獲利最重要,居住品質其次,關鍵在於,只要多轉個三筆、五筆,就可以看到好房子。
居住品質好的房子,價格都不會太低,除非很有錢直接買豪宅,不然,居住品質都不會太好。
沒錢的時候,請以獲利為主,只要逮到一波,很快就可以換房子了!
如果你是有錢人,當然要重品質。
如果你的錢不足,那麼,請重獲利!
你要賺的是資本利得,不是現金流
要快速致富,靠的不是現金流,而是資本利得。
從房地產的角度來說,現金流就如同買房租人,然後收租金,是一種被動收入。
這個投資理論是非常荒謬的,想想:一個沒有錢的人要如何買房子租人?房子可以買多少戶?租屋生意可以做多大?
單單就純粹投資來說,現金流是不會致富的。
如果一個存款不多的人想要致富,一定要靠資本利得,唯有資本利得,才能訊速翻滾你的本金。
資本利得就是兩個字:價差。
例如:我以100萬買珠寶,賣出110萬,10萬就是資本利得。
唯有資本利得才能夠真正讓你以最快的速度,達成財務自由。
買屋重點,真的不在景氣∕不景氣
如何在第一時間切入購買,才是從房地產中賺到資本利得最大的關鍵。
在投資時,人們往往會衡量「風險跟利潤」。
如果以利潤為主,那就盡量追、盡量衝、盡量闖。賺到,就是你的;爆掉,你就要認。
我認為,在本錢「沒有很粗」時,風險比利潤還來得重要,必須要在正確的時間點,做正確的事情。如果時間點不正確,真的要忍住。
不囉嗦,教你成為買屋精
區域總檢查,從畫地圖開始
想買房,總有個範圍。
畫區域圖,讓住家附近優缺點立現。
如果,你真的希望買到這一區的好房子(自住開心,脫手更快),請不要開車、騎車,而是用走的,仔細逛,並且畫區域的圖。
畫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千萬不要買現成的地點來使用。
親手畫圖,最大的好處是加深腦海中的印象。
這個印象有助於你的買屋判斷,比如:為什麼差兩條街,每坪價格差兩萬?
如果,你沒有親自走過、畫過,你一定不知道,這每坪兩萬塊的差價,是與國小學校有關。所以,再怎麼忙,也請自己畫圖。
社區好壞,這樣看出來
不同社區,有不同的氣質,一個社區的好壞,是由住戶們長期經營出來的,在完全不了解社區住戶的特質時,我們可以從大售板、外牆、地下室、樓梯電梯、頂樓來判斷社區好壞。
1.大售板多,陷阱多:當你走進一個社區(區域),看到這個社區到處都貼著「售」字時,就不用再往下看了。好的社區,絕對不會讓人貼大售板,反而會將管理做的很嚴謹。
一旦很多人在賣某個社區時,買方的選擇也變多,當中的陷阱也多。
2.外牆,可看出建物的品質:好的大樓外牆絕對會定期清洗,好的大樓外牆磁磚的顏色也很好。外牆,可以感覺到社區的好壞,可以看出建商的品質。除了磁磚,還要注意看各戶的外牆有沒有龜裂的痕跡。如果有龜裂,那麼房子一定漏水,而且絕對不會只有一戶。
3.地下停車場,也可看出建商品質:地下停車場,絕對看得到建商品質。好的建商,會將停車場蓋得很舒適,上下車道都不會太窄,讓開車的人開起來很輕鬆;相反的,如果停車場的車道很窄,又要轉很多層,車子的出入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停車場B1的天花板上面,都會有很多的管線,一旦管線未處理好,就會滴水到地上,建商如果連外露的管線都做不好,裡面的管線可能會好嗎?其他地方會好嗎?
4.巡樓,可看出住戶品質:樓梯間與住戶品質有很大的關係,也與管理有關。當你看上某一層房子時,不妨從這棟的最樓層往下走,我們可以從樓梯間看出住戶品質的好壞。走廊間是不是明亮?有沒大堆放雜物?這些,不但關係到火災逃生,也與住戶品質有關。
如果,你發現社區中,欠繳管理費的人很多,這樣的房子千萬不要買,買了後房子一定一直跌。
屋內探看要徹底
房屋本體可以檢視的地方非常多,這些部份可以讓你更確認房子的風險程度,也都是可以「砍價」的眉角,要看仔細、看徹底,一點都不能隨便。
1.格局方正,買方多:從風水角度來看,風水上,房子分為金、木、水、火、土五行,我買的房子,都以「金形屋」為主;即,屋內四個角正正方方的房子。因為正方形的房子是最主流的房子,最主流的房子才能最吸引最多人,才是好格局。
2.對外窗超重要:採光好能量好,所以當你進入一間房子時,請看看每一個房間是否有對外窗。
3.窗戶、牆壁抓滲漏水:屋內牆壁最怕漏水,下過雨後,最看房子的最好時機。下雨當天是看不出來的,一定要下完雨的晚上或第二天、第三天,才可能看到水漬。會發生滲漏水的地方只有兩個,一個是窗戶,一個是牆壁。
4.小心狠招:三夾板:看房子時,只要看到欲蓋彌彰的事,一定有問題。只要有人特別去裝潢,很可能是為了掩飾房子本身的缺點。
5.浴廁磁磚,透露玄機:屋內浴廁的磁磚,也透露出屋子好壞的玄機。仔細看,浴廁牆壁的磁磚縫隙,和地板的磁磚縫隙,有沒有剛好連接?浴廁磁磚是否有線對線,內行人就知道,從這可以看到施工的良莠,無形中透露出建商對品質的要求。
懂鑑價、會殺價、買低價,絕招大公開
多少錢才合理?出價方法不留招!
A. 出價第1招:從四大房仲了解區域行情
買房子,總要先了解區域行情。區域行情怎麼看?
除了實價登錄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外,還可以從四大房仲的開價來看。四大房仲指的是信義、永慶、住商、東森、太平洋,由於每一個區域的房仲公司不一定相同,請看看你想買的區域,哪幾間房仲公司最多,就以這些房仲開價來計算。
計算方式:四大房仲平均賣價,再乖以0.8,可推出大約底價。建議出價時可從八折以下或七折開始出。
B. 出價第2招:從銀行估價著手
當你對行情不懂的時候,請把想買的房子謄本調出來,然後到銀行放款部門,了解此房子貸款可以貸多少?當推估出市價後,出價時請記得要再打八折~九折當你的底價。
C. 出價第3招:從謄本算出底價
為什麼我能這麼確定算出屋主的底價?答案就藏在謄本中。
D. 出價第4招:從新建案還原價格
新建案的格,與中古屋價有一定的關聯。只要看到新建案,就要走進去,套出新建案的底價。通常,售屋中心再次報價的九成~九成五,是新建案的底價。得知格後,請將它詳細的記錄在本子中,本子上要清楚的寫著建案名稱、地圵、報價、樓層、坪數。多年後,當你發現此建案有屋主要出售時,就可以拿出記錄本,對照出當年售屋中心的價格,當成出價的依據。
加價、殺價傳家招,大公開
買屋時,如果你想買的價格較低,那麼一定會遇到「加價」的情形。賣屋時,除非你的開價低,不然也會遇到被殺價。
加價撇步:從總價加起。
當你看上一個房子時,心中一定會有個底價。
這個底價,通常和屋主的開價有不小的差距。此時仲介一定會要你加價,你會怎麼加呢?
例子:
一間30坪的物件,屋主開價550萬,你的底價440萬。
你向仲介提了400萬!
仲介說:400萬?這跟行情差太多了,這邊最近一次成交價是一坪17萬。
你算了算想要的底價,連一坪15萬都不到,跟每坪17萬價差了2萬多。於是開了每坪16萬。
你講完,仲介就開心的去與屋主斡旋,之後又在仲介的三寸不爛之舌下,房子最後以500萬成交。
聽完以上個例子,各位有發現什麼問題嗎?仲介以坪價為單位,讓你加價,其實買屋時,加價應該要從總價加才對。
而且要養成「不管仲介說每坪多少,就是要堅決從總價加」的心理。
殺價撇步:從坪價殺起。
買屋時,要從總價加起。殺價時,因為身份不同,自然要從坪價殺起。
殺價的時候,要把單位談小;加價的時候,要把單位談大,這個話術不管是房仲人員,還是自己本身在用時候,都很好用。
不敢置信,房產K線教你看到啟動點
房產啟動點,這樣看!
股市,只有漲跟跌兩個方向,很容易看出來,而建商不可能只賺賣屋費,不賺股票價差。
八大建商走勢圖,藏有啟動密碼
行情只有三種模式:上漲、盤整、下跌。
當盤整結束,準備一路往上漲時,就是買進點。從K線圖中,「看出操作者的心理」,進而找出啟動點。
看銀行貸款利率時,要找八大行庫;看房地產走勢,也是是一樣,找出上市建設公司中「市值最高的八家(太子、長虹、華固、國泰、日勝生、皇翔、興富發、遠雄)」。
這八家建設公司的股票走勢背後,代表著建設公司的老闆、幕後金主對於房地產的看法。
當行情在第一時間好轉時,他們就會開始慢慢的買進股票。
當這八家建商的股票,都出現止跌反漲的情況時,表示八家建商的老闆都看好房地產,這就是買入房地產的第一時間。
當盤整期結束,準備往上漲時,就是房地產上漲的啟動點。
股票的反應要比房地產實質景氣反應要早,在盤整突破向上點買房子,一定來得及。
Jeno以前也是這樣的觀念,尤其是當看到父母為了買房子在籌措頭款、向銀行貸款、計算貸款要多久時間才能付完時,心裡就會有聲音告訴自己「這輩子想買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應該很難甚至不可能」。因此連接觸房地產的想法都不敢有,在閱讀了幾本房地產投資的理財書籍後,發現原來買房子也可以用少少的資金,甚至不用出錢就能買到了!對房地產投資有興趣的你,也可以複制作者的方法,為自己賺進一桶桶金吧!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內容:那就買一本書好好研讀吧!
我在房市賺一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