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好,今天要來聊聊這本《你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次在同事桌上看到,跟她借來翻過之後,一個驚為天人,因為裡面講的很多概念都是我近幾年才領悟的,甚至有些概念更是直接突破自己許多的盲點,所以這次就挑了這一本來跟大家分享,順便幫自己整理一下。
因為有六章,我會從金錢篇開始分享,之後視狀況往下走醬,先開始!
金錢篇
金錢的本質
在金錢篇中,作者首先跟我們聊了「金錢的本質」這件事情,作者說:
「在自由市場中,誰賺錢賺得多,誰對社會的貢獻就越大」
雖然我不能100%同意他這段話,但不可否認的,
金錢其實就是價值的交換
別人願意付你錢,是因為你可以向他們提供了價值
所以你得到的錢就是你所能夠提供的價值的外在表現
所以你如果想要賺更多的錢
方向就是努力提升自己能夠提供的價值
恩… 看起來很合理
但想要賺更多的錢只有提升價值這條路嗎?
其實不然
因為這還要看你的價值提供了幾份?
甚麼意思?
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的價值有1000元
你提供了一份,那麼你賺到的就是1000元
但如果你提供了1000份,那麼你賺到的就是1000000元了
簡單來說就是
你所賺到的錢 = 你提供的價值 * 你提供的份數
雖然講起來好像很簡單
我如果想賺錢
我就增加我出售的份量就好啦
但大部分的我們能出售的份數有限
因為我們一次只能出售一份時間
靠 那還跟我們講這些幹嘛
會講這些是為了提供一個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賺錢」這件事情
並不是叫你明天就要想辦法把你的時間售出兩次以上
我想你可能會直接過勞
而是你可以開始想
「我要怎麼讓賺錢最大化?」
我要如何增加我售出的次數?
我要如何增加我單位時間的價值?
當這兩部分的組合都慢慢開始再增加的時候
你所能夠提供的價值就可以慢慢增加
你所賺到的錢理所當然地也會增加
愚弄自己的努力
聽完之後你或許會覺得
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很殘酷
沒錯 但殘酷中總會有機會
這一切就看你怎麼去看待你手中的牌了
那知道金錢的本質後
那我們是不是要開始努力增加我們可提供價值呢?
是也不是
要努力但不是愚弄自己的努力
What?
讓我們先提一下作者提到的故事:「懸梁刺股」
這個故事的確很讓我們感動
但如果你也像他們一樣
經常挑燈夜學習或工作到半夜
可是事實上卻沒有產出
那麼其實你的努力其實只是在感動你自己
《異數》這本書當中提到的一萬小時定律
相信大家都聽到爛掉了
但堅持了一萬小時真的就可以成為高手了嗎?
真的不一定… 因為
「努力的效果累計,不在於努力了多久,而是在於有效時間有多少」
所以重點不是你努力了多久
而是你付出的努力哪些是有效的?
這段分享讓我想起了以前在念高中的時候
高三正當大家在準備學測的時候
我們每天都要晚自習到半夜十點
週末再去圖書館繼續拚
明明同學之間看似付出努力的時間都差不多
但最後結果卻差很多
現在才明白
付出的時間不等與有效的時間
同樣地縱使你在怎麼認真在工作上在學習上
但如果是沒效果
那麼一切只是你自己在感動自己罷了
所以記住
「有效的努力」勝過「感動自己的努力」
勞動的價值
OK 講到這邊複習一下
你的收入等於 = 提供的價值 * 數量
那如果想要提高單位時間所能夠產出的價值的話
要怎麼做?
其實這又要回到「供需法則」了
因為價值這個東西是相對的
今天一樣的東西
就因為需求高 供給少
所以它的價格就會相對地較高
所以不是埋頭努力就會增加你的價值
而是先看「市場需要甚麼」
有時候不是你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有價值
而是市場有需求的才有價值
因為你能夠滿足別人的需求
你就可以「價值交換」
你獲得金錢
而對方獲得你提供的服務或商品
曾經我有機會遇到一個創業的前輩
我問他在選擇項目的時候是如何做選擇的
他說他創業就秉持著八個字
「知其所需,供其所求」
看似短短的八個字
但是一句話就貫穿了整個供需法則的精隨
所以在Work Hard之前你需要先Work Smart
不只是追求有效率的努力
更是要有對的方向
就像你今天想從台中去到台北
但你卻往高雄的方向去
所以你不管再怎麼努力
你只會離你的目標越來越遠
先抓對方向
再來就是要選擇坐客運、火車或是高鐵的事情了
最大化你所能夠交換的價值
所以我們討論到現在你發現了嗎?
我們要怎麼選才能夠讓我們可以交換的價值最大化呢?
答案就是
「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
也就是:「稀缺」
這個其實就是源自於供需法則的兩端
當需求越高供給越少價格就會越高
所以在你選擇的時候想想看
哪件事情是最被需要的?
記得一定要建立在「被需要」的前提
在這邊分享一個我自己的失敗案例
一年多前
我自己在考慮要投資學習哪個技能
那時候有一個同事推薦了我一個某有難度的技能A
我想想好像也不錯
因為辦公室中會技能A的人只有一個
所以我只要學會了技能A
我就是供給相對少的那個人
但當我學了技能A之後
我才發現我選錯了
因為技能A是個難度很高但在就業市場上沒甚麼需求的技能
所以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
結果卻學了一個沒甚麼需求的技能
所以並不是技術多新多難就有用
重點還是要從需求出發
沒有需求就算你有多強的技能
你還是沒有辦法拿它去交換
這邊要再提一個觀點
就是
「重要跟稀缺是兩碼子事」
舉個簡單的例子
你覺得空氣重要嗎?
重要!
但空氣貴嗎?
不用錢啊!
所以我們不是挑重要的事情做
我們是挑稀缺的事情做
警衛重要嗎?
重要
但人人都可做
清潔人員重要嗎?
重要
但也人人都可做
因為技能要求超低超多人滿足條件
所以它並不缺阿
但你知道嗎?
「稀缺」另一段的意思就是
比較少人提供
有可能技術能力要求要很高
像是醫師、律師等等的高技能職業
也有可能是多種小眾的綜合技能
由眾多的小門檻組成的大門檻
具備「難以替代性」
讓我們再用清潔工的例子來說明
假設今天有個區域長期要接待數量眾多的重要外賓,它對清潔工的需求條件是
- 身高180
- 長得帥
- 碩士學歷
- 英文流利
- 留學背景優先
那麼你想,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人
是不是相對就少很多
當市場的供給減少
那麼你單位勞動的價值自然是水漲船高
那我們該學習怎樣的技能?
我們繼續從上一段討論延伸
大門檻一般都是由多個小門檻組合而成
所以我們要怎麼點我們的技能樹
才能在賺錢的道路上保證不被落下呢?
作者提供兩個方向:
- 縱向
- 橫向
縱向指的是所會技能的深度
你可以看看這精通這一技能的骨灰級玩家的收入大概是多少
那麼你就可以大略的推測出大概的上限在哪裡?
再來是橫向
橫向指的是技能的廣度
像上面提到那個180的清潔工例子
如果你的小門檻越多,那麼組合而成的大門檻也就越高
所以我們的課題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
集中精力學習攻陷那些被組合平率最高的技能
但記得要先深再廣
你至少要有一項精通的技能
再去拓展廣度
不然沒有一項做得好
就無法成為你累積上去的基礎
OK 所以我要怎麼選技能?
列出你目前工作上所需要的技能
然後去思考哪些技能的被組合率最高
因為你投資那個被組合率最高的技能
你的效率就會越高
小結
好啦
講了這麼多
其實有很多東西需要消化
但我覺得金錢篇最重要的還是「供需法則」的概念
如果要你記住一句話
你一定要記住不管是工作、事業甚至是關係
都不離這句話:
「知其所需,供其所求」
記住
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從你出發
而是從別人的需求出發
很違反直覺沒錯
但事實就是如此
希望金錢篇能夠給你一點點小小不同的想法 🙂
今天就先醬
下次見 ㄅㄅ
IRICH101.COM創辦人,致力於打造一個能提供讀者吸收知識、建立收入、創造財富、擁有自由的創富媒體平台,歡迎你跟我們一起邁向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