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咖啡,來自台中南屯的好味道,喝了寬老闆典藏咖啡讓我愛上了

上禮拜五Johnson跑來跟一位
大學系隊學弟開的咖啡店喝咖啡啦~
就是「寬咖啡」的老闆!「寬老闆」~
接觸咖啡四年多的他,
經過幾番波折,
終於在今年的4月7號成立了「寬咖啡」,

秉持著對咖啡的熱愛,
與對咖啡獨特的堅持開始了創業之路,
初出茅廬的他,要怎麼樣在競爭激烈的咖啡產業,
走出一條屬於他的獨特道路呢?
一切答案都在這次的專訪喔~
那我們就廢話不多說,
直接開始囉!

咖啡緣起

我原本是不喝咖啡的,對咖啡沒興趣,
也從來沒想過這輩子會跟咖啡扯上關係,
那時候讀書讀到大二的時候,
就覺得念資工不是我要的,
可能大學畢業出來後,
也要重新去學一個技能,
才有辦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所以那時候想到的是去法國學甜點,
找了很多資料,
也有詢問了在法國的姑姑,
更學了法文,
但是遇到了一個麻煩就是要等當兵,
結果一等就是等了兩年,
也剛好因為這兩年的時間,
我被介紹去學咖啡,
因為甜點跟咖啡蠻有相關性的,
反正也不排斥就去學了,

咖啡跟茶一樣是很深奧的一個東西,
有不同的沖泡方式、不同的技術,
結果最後學一學就學出興趣來了。

在這兩年裡面,
就一直跟在師父旁邊當助理與學徒,
兩年後,就去當兵了,
而當兵的這段期間,
也繼續在我姊姊的店裡磨練技術,
讓自己不要生疏,
可是當兵那一年我想很多,
當初對於甜點是一個夢想一個衝勁,
一個甜點夢這樣子,
而當兵一年後,
我變得比較務實,
還是要先能養活自己,
夢想以甜點來講的話,
在當咖啡學徒的時候,
其實還有繼續在碰,
也會做一些甜點、蛋糕。

最後覺得說,

既然都花了這麼多時間去學咖啡,
然後也培養出興趣,
那我就使用這個技能,

去磨練我的技術,
當我之後想要做甜點的時候,
其實我可以把它當作進修的概念再出國去學習,
看要去日本還去法國。

寬咖啡

這一路上遇到很多貴人在push我,
或是幫我介紹引薦給其他人這樣子,
例如因緣際會下我認識了另外一家店的老闆,
是個土耳其人,
他在逢甲有一家店叫坎塔塔
這位老闆一直push我,

他很肯定我的技術,
也覺得我應該自己出來開店,

而有的人開店是為了一個浪漫,
為的是一個夢想,
但沒有想到說開咖啡廳,
尤其是這種純咖啡,
是很難生存的,
因為咖啡這個東西,
你去google看到的資訊非常的多,
相對的也非常的雜,
每個人都可以說自己懂咖啡,
每個人都可以說出一套自己的東西,
可是都是在家裡自己泡咖啡,
或是用網路的資訊學咖啡,
他可能沒辦法這麼連貫,
會變得非常主觀,
我覺得咖啡有辦法表現出他的特色就好,
因為我們要賺錢,
我們要賣出那杯咖啡,
是要客人喝得順口,
客人他不是每個人都喝得出
柑橘香、杏桃香、玫瑰花味,
我覺得客人是養活我們這些店家的衣食父母,
所以我不需要去講究我的技術多麼的高竿,
因為曲高和寡,
有些客人喝不出來,
所以我只要提供一杯順口的咖啡,

讓客人滿意就好,
客人滿意是最重要的。

品牌方向

「寬咖啡」大概三四個月前開始營業,
那時候會選擇這個店名「寬咖啡」,
然後用這個Logo是希望說,
現在做的這個牌子,
將來可以慢慢拓店,
每間店都這樣小小的,
像你今天想要喝這樣的味道,
可以到那間店去買,
你要咖啡、咖啡豆都可以,
就做附近沒有咖啡廳、咖啡店的地方,
現在喝咖啡的人口很多,
慢慢取代喝茶的人,
所以也不用說你要喝咖啡就一定要跟哪一家買,
我也會做出我自己的味道,
做出自己的特色,
可是如果我是外帶店不可能去做這樣的事情,
我可能每天不停的出杯,
沒有時間想怎麼把豆子弄到更好,
怎麼去精進自己的豆子。

所以之後未來方向是想把牌子做起來,
讓這個牌子給大家知道。

燭芒

就像你(Johnson)剛剛那杯,
他很特殊,叫燭芒(drima zede),
聽說他是用一個人的名子去取的,
是90+的豆子,

這間公司在種植、採摘、處理都有嚴格把關,
它裡面的人都是每屆的世界冠軍,
包含今年的世界冠軍台灣人,
採摘很重要,
咖啡豆不像是一般的水果可以整串踩下來,

有時候有些採摘的農民在咖啡豆顏色還沒好的時候就把豆子採下來,
這樣咖啡的品質就沒有這麼的好,

所以90+輔導那些衣索比亞的農民或者是其他產區的農民,
就是要一定要到櫻桃色才可以採下來,
他要有一定的熟成度才會採下來,
他們的西達摩跟耶加雪菲有分G1、G2、G3、G4幾個等級,
耶加雪菲跟你(Johnson)剛剛喝的都是日曬,
因為在採摘的時候有嚴格把關,
還有一些繁複的程序去處理他,
他品質是很乾淨,
會比較順口,
但如果要像你(Johnson)剛剛要喝到的那種味道,
要靠我們自己去烘焙出來,
烘焙盡量把它豆子可以烘到他可以完整呈現他原來的面貌,
假如豆子有100分我們盡量可以呈現100分。

開店所遇到困難

我自己這個人是既來之則安之,
阿遇到困難就解決就好了,
我不喜歡讓多餘的情緒去困擾自己,
至於你說的困難之處,

資金當然也有,
但我找開店地點花比較多時間,
另外,我覺得比較麻煩的是設定這間店的方向,

因為有些咖啡廳為了增加收入,
所會去賣早午餐、麵包沙拉,
有餐點可以增加營業額,
可以增加收入,
但我必須付出更多的成本,
又會牽扯到人事跟管理,
就會變得很複雜,
當然相對的我的成本會提高,
我的壓力也會隨之而來,
所以我在設定目標的時候,
我設定是自己一個人做。

而當初一開始我的方向是要外帶咖啡為主,
然後我就開始找點,
可是也沒有這麼順利,
因為我如果要外帶咖啡為主,
我要開在商業大樓附近或是人潮眾多的地方,
可是相對的房租就會比較高,
但我的咖啡價格也不能夠拉得太高,
因為一般而言,
明明一樣的咖啡,
因為客人可能沒有那麼講究,

明明在85度C或7-11我都可以買到比較便宜的咖啡,
為什麼我要選你的?

所以我要跟人家競爭,
第一我要有特色,
第二我的價格也要低一點,
這樣我才能夠做出我的競爭力,
要不然客人我什麼要選我的,
所以變成我的利潤降會變低,
但我們當然會選擇利潤要高一點,
像我要在商辦附近或人潮眾多的地方做的話,
我一杯的利潤變少了,
我的成本卻高很多,
就變成說我要做的更多才有辦法達到我要的營業額,

所以我就一直找點,
兩三萬,三五萬,
價格低一點的點就比較爛,
但你的租屋地點會決定你的人潮,
所以我後來過完年,
剛好看到這裡在租,
而我會什麼會選這個點是因為,
這附近沒什麼店在做咖啡,
樓上住戶也很多,
隔壁也有停車場,
之後附近也會有秀泰影城、捷運,
所以希望之後可以帶來更多人潮,
雖然這個商圈是比較沒落的,

可是選到這個點後,
又變成當初所設定的目標要去改變,

因為如果選擇現在這個地點,
我不可能是用外帶的,
取而代之的是,
雖然我這邊的空間比較小,
但我就把它做成自己的感覺,
從畫設計圖,到挑選所有材料,
到設備,還有燈飾什麼的,
全部都我自己下去學,
當然還有靠很多我認識的人,
還有我爸認識的人,
就變成有很多人幫助我才有辦法這麼順利,
我從裝潢開始到準備好,
只花了一個禮拜,
因為店小家,
我可以做出我要的感覺,
我可以盡量把我要的東西都放進來,
營造我要的氣氛給客人,
因為也這樣子我換了方向,
我變得比較自由比較彈性,
而不是像一般的外帶店,
我可以去做我要的東西,
有更多自己的時間去思考我想要把什麼東西加進來,
想要提供客人什麼東西,
當然現在剛開店,
我需要很多時間去熬,
去做出自己的口碑,

現在就是要慢慢的做出我的品牌。

三四個月以來最大收穫

最大的收穫不是金錢,
而是客人以及我擁有的生活,

一般人整天就是忙,
可能當然收到的收入會比較多,
可能我現在開的這間店,
因為設定的方向,
變成其實我開店我常常就是在跟客人聊天,
或是跟鄰居聊天,
我有很多自己的時間可以運用,
不像一般的顧店,
我有很多的時間去研究拉花,
精進我的拉花技術,
精進炒豆技術,
今天我有想法說我要配什麼樣的豆子,
我就可以直接去做,
不用被綁在一個地方,
我突然要去做什麼事情就可以去做,
不像上班每天朝九晚五很乏味,
當然營業額的壓力還是會有
但我每天這樣其實心情很放鬆,
每天都在做喜歡的事情,
每天都有新的收穫,
時間彈性,心情愉悅,
賺錢當然是很重要,
但其實賺了錢是為了過生活,
所以一樣在賺錢,
可是開了店後我有我要的生活,
我覺得反而這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開了店之後,
去擔心東擔心西,被店綁著,
每天上班下班,上班下班,
都過得很乏味,

所以我覺得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我的生活。

另外我覺得在這個學習咖啡的過程中得到很多支持,
也得到很多成就感,
在於「做」這件事情,不在於「喝」,
我覺得自己喝到一杯咖啡的感動,
沒辦法跟客人喝到一杯咖啡的感動相比。
客人喝到我泡的咖啡,我做的咖啡,
他回饋給我的笑容,或者回饋給我喝咖啡的感動,
對我來說,比起自己喝到好咖啡的感動,
還要來的棒。

寬老闆咖啡哲學

咖啡是一種飲品,
像喝奶茶,喝口樂是一樣的。
很多人會去品嘗茶葉,
它有分前段、中段、後段,
是一種享受,

以我來講,順口就是好咖啡。

那如果你喝到其他味道,
那就像是一種bonus的東西。

當然有些人會去看證照,
但那是給消費者讓他去做選擇的一個依據。

可是對我來講,咖啡是一種飲品,飲料,
你可以因為喝到一杯咖啡有收穫或感動,
但飲品沒有死板板的數據或那麼多的規則。

每個人都可以對這杯咖啡有主觀的意見,
很多客人認為咖啡就酸跟苦,
那是最容易喝到的,
但每個人喝到的味道都不一樣,
味道,你從小生長的環境與經驗,
對於味道有不同的詮釋,
所以它沒有一定就是要什麼味道。

同樣一杯咖啡是可以拿來分享,
而不是一個死板板的教材,
咖啡就像喝酒一樣去認識一個人,
我們可以藉由咖啡來認識一個人。
他可以做為我們兩個人交談的
一個媒介,一個橋樑。

因為一杯咖啡,
我們可以認識其他人,
從一杯咖啡可以喝到不同吧檯手的,
就像我是讀資訊,
我做出來的咖啡跟做餐飲的所詮釋出來的咖啡不一樣。
我們烘豆,學理工的就把它數據化,
SOP它沒有不好,它可以讓我們品質穩定。
像我之前在游泳,游泳有時是一個很乏味的事,
而它可以讓我耐住乏味的事。
我是因為興趣去接觸咖啡,
所以我對咖啡的看法可能跟一般人不同。
每個人對咖啡的詮釋會因為
我們的背景、經歷有很大的不同。

要怎麼進入咖啡產業?

我會先問他說,你喜歡咖啡?還是要靠咖啡賺錢?

如果你是喜歡咖啡,你又有自己的工作,
那其實是很輕鬆、很簡單的事。
我們可以像我們現在這樣聊天的方式,
你想要問什麼,我就分享給你。
你想要了解烘豆,我就跟你講烘豆。
你想要了解豆子的特性或沖泡的原理,
我就跟你分享特性或沖泡的原理。
如果是興趣,就沒有這麼大的壓力,
它是很自由的。
咖啡,其實沒有這麼嚴肅,
它不像一門高深技術什麼的。
但如果你是要開店的話,這壓力就很大。

如果是想開店賺錢,
而且你是要開一間純的咖啡店,
還是不要好了!

純賣咖啡的話,
我怕因為這樣去做了之後,
會開始討厭咖啡。
就像我,我很單純,
我是因為喜歡咖啡才去開咖啡店。
可是我做出來了,
客人回饋回來的是一種感動。
我覺得做出來的咖啡能讓客人感動,
這是我想要的。

如果你是喜歡咖啡,
然後去開一間咖啡店,
那也會有很大的壓力。
很多人覺得我把我的興趣當工作
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很完美的事。
但往往你還是要生活,你有很多金錢上壓力,
就變得說它沒有這麼簡單或單純,
可能你就不會這麼喜歡咖啡了,
有些人會去賣一些餐點、點心、蛋糕,
看你要用什麼方式去結合這個興趣來增加你的收入。
其實咖啡這個產業很飽和,
大家都要開咖啡廳,
每個人都可以開咖啡廳。
甚至很多人也可以在家裡買個簡單的烘豆機,
自己在家裡烘。
那你還出來開咖啡廳,幹嘛?

所以你要去設定你要的方向,
你要用什麼方式來增加你的收入比較重要。

你可以跟文創的合作,
像勤美附近有的就是這樣,
那有的是去做早午餐,
有的是做甜點店,
然而這樣的話,
咖啡反而是一個搭配的東西,
就不是你當初想做的那樣。
像一些大牌子,
大家買豆子,都去找他們買,
那為什麼剛出來開店,
又沒有任何資歷或幹嘛,
他們為什麼要跟你買呢?
客人逛幾間店就可以買,
為什麼要跟你買,
所以要結合其他東西,
讓客人走進來。

很多人認為開咖啡廳是一件很浪漫的,
其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浪漫,不好賺啊。


是的,在寬老闆的分享中,
Johnson最有共鳴的是當
聽到寬老闆分享他最大的收穫時,
寬老闆說他最大的收穫是他的生活!
是啊!我們賺錢不就是為了生活,
而不是要為了賺錢而生活啊!

非常謝謝寬老闆願意參與
Johnson理財筆記這次的專訪,
以上就是這次的專訪喔!
希望對您有幫助~

寬咖啡

寬咖啡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kuancafe/?fref=ts

 


加入好友

持續獲得房產理財資訊!

加入好友


聯絡Johnson

最快速聯絡方式1: Line 私訊 ID是含@符號的 @sdu3433i
最快速聯絡方式2:Facebook 私訊我請 {點擊這裏}
最慢的聯絡方式:點擊發email給我


延伸閱讀

看懂現金流遊戲,少奮鬥20年

包租婆2.0實戰分享會,如何用一個月的時間輕鬆打敗22K,就算在家帶小孩每個月也有源源不斷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