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愛說書】《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斜槓創業,複業多賺多自由的27天行動計畫

【就是愛說書】《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斜槓創業,複業多賺多自由的27天行動計畫

 

Hi我是Jeno,你有想過創業或增加複業的收入嗎? 複業,指從事本業之外的多元職業,是延伸自個人的核心專長或愛好,是可以複製的,是可以延展的衍生職業,同時還帶來不只一份的收入來源。 這是一本教你如何重新理解工作與人生的可能性、帶給你可實踐的方法,為自己打造帶得走的能力,看看做得成什麼樣的複業,過得上什麼樣的生活,書名叫做『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以下是這本書的簡單介紹。

作者簡介:克里斯.古利博(Chris Guillebeau)。成功創業家/旅行家/《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作家,名副其實的複業家。著有《不服從的創新》(大塊文化出版)、《3000元開始的自主人生》,以及《追尋吧!過你夢想的人生》(天下文化出版)。古利博除了是自雇者,還擅長把點子變現為多元收入,不斷發展複業。創業經驗包括:線上出版、旅行省錢服務,也曾到西非擔任志工四年,還完成他在35歲前造訪世上每個國家(共193國)的夢想。

複業、多職的新世代工作型態成主流,選擇職業不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掌握斜槓創業方法,下班後發展你的複業,把創意想法變現多重收入的產品或服務,你的點子將不再只是空想,透過務實流程優化,人人都可變身成功複業家!

 

你的27天行動計劃

這本書主是針對那種忙於自己正職的工作,不一定想出來創業,但想利用工作之餘可以再增加收入的人,這些人過去可能上過一些創業課程卻都沒用,但這本書不這樣做,它直接給你一個完整的規劃和行動的SOP,並且濃縮在27天內的時間表。

也許忙碌於工作的你不一定每天都有空,所以作者建議可以以「周」為單位,每周都有具體的任務可以執行。

例如:
第一周,建立點子彈藥庫
第二周,選擇你的最佳點子
第三周,準備起飛
第四周,針對正確的人,推出你的點子
第五周,重整旗鼓和優化

 

哪些創意點子可以變現?

金錢樹的種子由賺錢的點子構成。
作者用「種樹」這樣的概念來比喻如何發展複業來賺錢,只要大家學會如何把正確的種子 (好的點子) 撒在正確的土壤裡,錢就會從樹上長出來。

每個複業都始於一個點子—而且為了取得最佳的成果,你可能需要一個以上的點子。

複業點子每個人不都不同,但通常好的點子會具有三種特徵:可行性、獲利力和說服力。

1. 你的點子可行嗎?光想像就覺得有熱情,你可以想像接下來有那些步驟可以開始,另外想實現它也不能太久,如果需要三五年才能的成功,那就放棄這個點子。
2. 你的點子能夠獲利嗎?複業不是嗜好,它要能產生收入,若這點子怎麼賺到錢你不清楚的就,就不值得做。
3. 你的點子具有說服力嗎?對你的點子進行腦力激盪,最後再做選擇時,還要考慮一個因素。你的點子,必須在正確的時間送達,而且具有說服力,讓顧客難說不。

經由以上敍述的三個特徵,點子可以分為:
1. 高潛力點子
2. 不可取
3. 只是有趣
若是落入到其中第2和3點就不考慮,因為你不知道如何打造複業、不知道誰會想買,同時可能成本太高,或很難簡化為簡單的行動去執行。而第一點「高潛力點子」則完全相反。

小技巧
在發想點子時,可以問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
1. 這點子你可以用一兩句話說清楚嗎?
2. 這點子是此刻最適合去做的時機嗎?(有些點子需要天時地利,目前不能做先收著也沒關係,等到有天時機成熟再拿來用)

所有類型的複業,都簡單可以分為三大類:
1. 販賣自己或別人的產品,你製造、買進、取得某個東西然後賣給某個人,不管是有形(咖啡)、無形(課程、知識)
2. 提供某種服務,為某人做某件事來交換對方付錢給你 (例如:跑腿排隊、協助報稅記帳)
3. 擔任某種形式的「中間人」

 

斟酌每個點子的障礙和機會

偵察任務
你的點子經過發想和篩選後,你還要做一件事情來增加你的成功機率,那邊是去偵查一下是否有其他人已經在做了。

偵察任務不必很困難,只要了解兩件事:
1. 還有其供應相同的東西或類似的東西嗎?
2. 你的點子要如何比別人更好或與他人不一樣?。

一個臉書帳號和10美元
作者教我們利用「臉書帳號和10元美元」就可以來驗證你的點子是否可行,具體流程如下:
1. 先寫一篇部落格文,或製作一支短片,內容專門談論新的新的複業將解決什麼人及他們的什麼問題。
2. 建立一個臉書粉絲團,專門用來談你的複業,在貼廣告前記得先貼三到五個連結或圖片,內容有關你的複業是解決了什麼問題,不要只有廣告文。
3. 定義你的第一批廣告「受眾」(audience),透過臉書廣告的朋友應該了解受眾的重要性,作者建議不要超過五萬人。
4. 根據不同興趣或人口統計資料,來挑選出「第二批受眾」,用來做A/B Test,找出那一群人對你的複業最有興趣。
5. 為你的廣告寫一篇強而有力的文案
6. 為你的廣告找到或設計一張很棒的圖片。
7. 將你的部落格文貼到臉書粉絲頁上推廣。
8. 針對第一批的受眾,花5美元廣告來推廣你的貼文。
9. 針對第二批的受眾,同樣也花5美元廣告來推廣你的貼文。
10. 花完這10美元後,檢查你的衡量指標,看看廣告的點擊數? 以及那一群受眾的反應較好?(連結點擊、註冊…等等)。

如果登入你部落格文章的人,有10%或更多點擊連結到你的登錄頁面,一般普遍認為這是相當好的跡象,表示人們對你考慮供應的產品或服務感興趣。

 

從一個人開始

想像你的目標客戶,他們是誰? 需要什麼? 以及痛點在那? 你又能提供什麼樣的服務給他們,這裡有幾個小技巧:

1. 為你的目標客戶像寫小說一樣「設定背景」例如:她叫 Mary,是一位30~35歲的單身上班族女生,住在台北市,每天搭30分鐘的公車上下班,平常工作常常要加班,沒空運動或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
2. 完全專注在如何服務好上述「這樣的一個人」。
3. 寫一封信給你理想的顧客,這封信要有幾個關鍵要素:我知道你是誰、我了解你痛苦是什麼、我能為你做些什麼來幫助你,以及為何你值得採用我的解決方案。

 

從點子到提案

想要在現實世界中發展複業,你需要將點子轉化為提案。

在完成前面的點子發想和確定目標客戶後,你要做的就是透過提案來將點子轉換化為現實世界的複業,而一個好的提案應該要具備三個要素:
1. 承諾:你的複業將如何改變某個人的生活
2. 推銷詞:為什麼他們應該現在就購買或註冊
3. 價格:購買或註冊(以及怎麼做)的成本

 

創造你的起源故事(origins story)

好的提案需要好的文案,而好的文案又需要一個好的故事才能吸引人們。
一個好的起源故事,通常有個特色,那就是在轉折點或轉型時刻,角色人物以顯著的方式演進或者接受他必須完成的使命。除非你賣的是完全通用的產品,否則讓你的顧客知道你的複業怎麼來的歷史,成功的可能性會提高許多。
作者不建議只給冷冰冰的「事實」(我的東西有多好,或是價格多便宜),而是告訴人們你的故事 (為什麼我會做這樣的產品? 我的服務改變那些人的人生?)

 

設計你的第一個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完成一項計劃必須做的一連串活動或程序。就複業來說,那是指需要做的每一件事,讓顧客購買和收到他們花錢買的任何東西。
作者建議我們在點子開始上軌道後,就要為每個工作建立SOP,可以提高效率及確保細節都會執行好,而SOP的格式不拘。

作者提出了幾個問題作參考:
1. 潛在客戶怎麼知道我的點子?(我的產品、服務或網站)
2. 當人們購買或註冊網站後,會發生什麼事?
3. 還要做那些事才能使客戶願意花錢或取得我的產品及服務? (例如註冊送電子書、留下試用資料可收到試用品)

SOP或任務務必要清楚,愈詳細愈好,並將這些SOP依重要性來分類,並確保自己每天要多花10%的時間,在最重要的任務上。

不論你的複業是什麼,還有最重要的二個任務:
1. 是否能持續改善顧客的體驗
2. 是否能賺更多錢

前者是持續以顧客為中心來優化產品和服務,而後者則是確保你在做這些投入時,都能帶來正向的獲利,而且要能夠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收益。

 

測試、測試,再測試

當你開始投入新的複業,你通常不知逆哪個方法的效果最好。為了找出它,你需要嘗試做不同的事情和記錄結果。

有的提案或產品在上市時都要確實做測試,才能不斷找到客戶真正想要的東西,最簡單的測試方式就是A/B Test,把相同的提案推給兩個不同的受眾,透過分析回饋收集的數據,找出那一種受眾,或那一個版本的產品人們會更喜歡。你不需要測試每一樣事情,先從大事做起,以下是最大的三件事:
1. 你的產品和服務(你準備提供什麼)
2. 你的提案(呈現的方式)
3. 你的價格(要收多少錢)

提案或廣告的文案,有那些變數值得測試:
1. 文案長短的影響
2. 字詞的順序、標題及行動召喚
3. 網站的導覽和使用者體驗
4. 免費試用及低價試用 (或者對於根本不提供試用)
5. 快樂的顧客所提的見證,相對於專家的評等或評論
6. 硬銷售相對於軟銷售 (或雙管齊下)

 

衡量你的原始點子:行得通嗎?

當我們的複業發展渡過了早期階段後,我們就要回答一個重要的問題:「它行得通嗎?」,需要客觀評估這項複業真的做的起來嗎? 它能為我創造持續性的收入嗎?

通常複業發展有三種結果:
1. 一飛沖天:初期結果遠遠超過你的預估,事業愈做愈好。
2. 平中帶軟:點子還不錯,不如想像中那樣開花結果。買家並沒有蜂擁而至。
3. 你的點子可說行得通:這是非常常見的結果,你的複業還沒有賺很多錢,但你仍然對所走的方向感覺良好。

該怎麼知道自己目前的複業屬於那種結果呢?可以觀察下面三種指標:
1. 利潤,當收入減掉費用還有足夠的獲利
2. 成長,潛在客戶一直增加
3. 時間,每星期花多少時間創辦或經營這個項目

前兩點比較好懂,最後一點「時間」是一般人比較容易忽略的,不管投入做什麼事都是有時間成本的,你應該把自己投入複業所賺取的收入,換算成「每小時工資」,並為這工資訂一個合理的訂價,若太低的話,表示你投入太多時間卻回報有限,這時就需要重新檢討你的策略、定價或甚至是放棄,改投入其他新的點子。

發展複業不只能取得另一份收入來源,也提供新的工作保障。當你能夠從不同的來源獲取收入,你在正職事業上也可以冒更多的風險。更多的收入,意味著更多的選擇;更多的選擇,則等於自由。
大家是否有想過,若你也想建立自己的複業的話,你最想做什麼呢?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內容:那就買一本書好好研讀吧!
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