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專欄】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
Hi 你好,我是Johnson,今天要跟你分享的書是我很久以前看過的一本書叫:「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OK我知道你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談理財要談到工作呢?
沒錯,這的確跟增加理財知識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如果你有看過我之前在文章中提到的「增加被動收入的兩大類別」,你會了解,如果你想要用「時間」來創在被動收入,那麼你可以在下班運用的時間則會非常重要,不但如此,下班後你還能有多少精力去打造被動收入也是一大重點。
所以今天介紹這本書,主要是能夠幫助你在工作時更有效率,或者能更省力的做事情,然後把你的時間與精力放在下班後的財務自由打造工程,讓自己更快的達到財務自由!
哈佛七大黃金法則
「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這本書是由世界知名潛能開發專家尚恩・艾科爾(Shawn Achor)所收集、分析、整理、歸納的七個具體可行的法則。
作者尚恩說:「整體而言,這七大黃金法則已經幫助哈佛學生(以及真實世界的數萬人)克服障礙、扭轉壞習慣、提升效率及生產力、掌握每個機會、征服最具野心的目標,並且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所以你如果能夠運用本書提到的七大黃金法則來幫助你在工作中得心應手,那麼你就有更多的時間與更多的精力可以來打造你的被動收入。
哈佛黃金法則一、快樂優勢
作者尚恩說:「正向情緒會刺激我們的大腦分泌多巴胺與血清素,這些化學物質不僅能提振我們的心情,還可以增強大腦的學習中樞。」
在許多的科普書籍中,我們都知道多巴胺是能夠讓我們感到快樂的一個體內激素,而最常見的產生方式就是運動,但其實不僅僅只有運動能夠產生多巴胺,以下介紹作者提供其他感到快樂的方法:
方法一:靜坐
我們不用像僧侶一樣一坐就坐幾個小時,我們可以先從三分鐘、五分鐘開始,而且每一次只需要專注在你的「呼吸」上,就可以提升快樂水平。
方法二:找個可期待的目標
這個方法注重在「期待」兩個字,因為作者有提到,光是想到自己在觀賞一部鍾愛的喜劇片,就能讓腦內啡的濃度實際提升百分之二十七。
方法三:用心行善
這是源自於一本名叫《這一生的幸福計劃》這本書所提到的實驗,此書的作者——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博士發現,只要有意識的去做善事可以增加自己的快樂感。
方法四:營造正向環境
作者鼓勵大家在電腦四周貼滿親朋好友照片,當我們看到這些照片的時候,就會回想起與這些親朋好友的快樂回憶,而這些快樂回憶會感染我們當時的情緒,進而使得我們得到快樂。
方法五:運動
運動可能是最為人所知的提昇快樂的方法,因為運動能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而「腦內啡」正是可以引發愉悅感的化學物質。
方法六:花錢(但非買東西)
雖然買東西可以讓人覺得很開心,但作者更強調要把錢花在「實際的經驗」上,例如聽音樂會或聚餐等跟別人一起參與的活動,這樣的方式會比把錢僅僅花在「物質」上獲得更大的愉悅感。
方法七:發揮性格優勢
簡單來說就是「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當我們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時,就會擁有一股愉悅感,某個部分也可以說是成就感。
哈佛黃金法則二、支點與槓桿
作者說:「當我們相信某人具有潛能,就能讓那份潛能真實浮現。」
在一個世界知名的心理學實驗–畢馬龍效應中,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羅聖索爾(Robert Rosenthal)帶領研究團隊針對一群6∼12歲的兒童做智力測驗,並將結果告訴各班的導師,哪些學生表現比較優異,但團隊請老師不要告訴學生這樣的測驗結果。
經過一年後,研究團隊再次針對同樣這群學生進行相同的智力測驗,結果發現,那些被告知在前一次表現優異的學生,第二次的測驗成績竟然有著大幅度的提升。
其實老師在這一年中的教學方式還有對待每個學生所花的時間上都沒有太大的差異,唯一不一樣的是老師在不知不覺當中對某些學生傳達了他的期待,而同學也接受到老師而來的期待,進而智力測驗的成績大幅提升。
改變支點與槓桿,就能改變人生
所謂的支點代表就是自己的想法,而槓桿長度是代表我們相信自己具備多少潛能。
當我遇到狀況或困難時,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想法,正如改變支點一樣,而改變想法的方法就是對所遇到的狀況或困難「重新定義」,賦予新的定義。
ex: 無聊的工作=>可以增強自己技能
ex: 把焦點放在過程中的樂趣,而不只是最終結果。
ex: 意識到自己獲得多少快樂,而不是意識到自己浪費了多少時間。
作者表示:「成功的人會採取適當的心態,不僅讓工作變得更能忍受,也是幫助自己比同儕工作得更持久、更努力、更迅速。」
哈佛黃金法則三、俄羅斯方塊效應
這個黃金法則是接續黃金法則二的延伸,當我們常常用我們固定的支點與槓桿去面對我們的工作,那麼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習慣」這樣使用。
作者用一個實驗來比喻:「俄羅斯方塊效應」,指的是參與實驗的對象連續玩了數十個小時的俄羅斯方塊,最後產生了副作用,造成有些參與者會夢見俄羅斯方塊,甚至無時無刻都看見俄羅斯方塊,即使已經沒有在遊戲中了。
這樣的效應會觸發大腦迴路,使人陷在所謂的「認知殘像」裡。而所謂的「認知殘像」,就像在照相時所看到的殘影,你大腦中的認知模式因而造成了影響。簡單來說就是
負面俄羅斯方塊效應
所以如果我們常用負面的角度看事情,那麼久而久之我們會「習慣」看到事情的負面,甚至變得「很擅長」發現煩惱、壓力與麻煩,這就是負面俄羅斯方塊效應。
作者說:「經常抱持負面心態會使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這會減損我們的創造力、增加壓力、降低動機及達成目標的能力。」
正面俄羅斯方塊力量
那麼我們如何發揮出正面俄羅斯方塊的力量呢?
快樂、感恩及樂觀
#快樂—察覺周遭的正面事物。
#感恩—當我們看到越多正面機會,就會變得越感恩。
#樂觀—當大腦越能察覺周遭正面的事物,就會變得開始期待「好事」,進而變得樂觀。
當我們越常練習這三種方式,我們的大腦也會「習慣」這樣的思考方式,進而幫助自己變得更快樂!
哈佛黃金法則四、在挫折中成長
每當我們面臨壓力或挫折時,心中會出現三條路,一條是原地打轉,一條是雪上加霜、火上加油,而另一條是突破困境、克服困難。
當我們的「挫折容忍度」越高,我們就越能選擇第三條路,但有甚麼方法可以增加我們挫折容忍度呢?
方法一、正面解讀
作者說:「人們能否找到向上走的路徑,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我們手中的牌。所謂的『解釋風格』會對我們的幸福及未來成就產生重要的影響。」
其實有點像我們在黃金法則二所提到的槓桿與支點,你選擇用甚麼樣的方式來「解讀」你所遇到的事情,就會影響最後的結果是好還是壞。
方法二、培養樂觀
也就是我們在黃金法則三提到的培養正面俄羅斯方塊效應的方法,這種方法不但能夠提高我們的快樂程度,也可以幫助我們在遇到困境或挫折時,能夠選擇第三條路,突破僵局。
使用ABCD模式培養樂觀解釋風格:
事件 信念 負面後果 反駁
A————>B————>C————>D
|
|
————>正面後果(Good!)
例如:大學學測考不好(A),心裡面會想說我的人生是失敗的(B),整天鬱鬱寡歡(C),但如果這時候提出反駁(D),問自己說:「大學學測考不好,就代表人生是失敗的嗎?」來挑戰信念。
方法三、學會接納及正面處理問題
在詹姆.柯林斯所著作的《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一書中,談到了「運氣報酬率」,柯林斯提到,在研究十倍勝公司與對照公司時,發現兩者的「運氣」成分並沒有明顯的落差,但使得這兩者在最後的大盤表現會有所差異,甚至是擁有十倍之遙原因,正是在於兩者的「運氣報酬率」天差地遠。
所謂的「運氣報酬率」,指得是對於「運氣」的主觀看法以及處理方法,最終導致結果上的不同,十倍勝公司在遇到壞運時,與其讓自怨自艾,十倍勝公司更能去思考如何在這個「壞運事件」中,獲得最大的好處。
這個「運氣報酬率」的概念恰恰跟尚恩在書中提到的「學會接納及正面處理問題」極為相似,當遇到挫折、困難、不幸時,學會接納,並能夠正面處理問題,就會提高自己的「運氣報酬率」,也能提高自己快樂的程度。
哈佛黃金法則五、蘇洛圈
在《蒙面俠蘇洛》這部電影中,老蘇洛為了訓練主角亞歷山卓為了得到純熟的技巧,在訓練之初在地上畫了一個圓圈,讓亞歷山卓在這個圓圈練功,並且告訴亞歷山卓這個圓圈是你的世界,在他還未掌握圈圈中的一切時,這個圈子外沒有任何東西存在。
當然亞歷山卓最後成功變成了劍術大師,但如果他沒有先在那個小圈圈成為大師,之後也不可能成為劍術大師。
所以這就是蘇洛圈的核心觀念-
從小處做起,逐步擴大你的能力範圍
作者提到:「論是在工作、事業、及個人生活上,如何完成遠大的目標,蘇洛圈可以提供一個強大的驅力。」
關鍵在「掌控感」,當我們在工作上執行的目標遇到困難,或是壓力與工作量超過了自己的負荷時,我們會頓時失去「掌控感」,而「掌控感」正會影響到我們的快樂與動力,進而導致目標的失敗或成功。
但是如果我們先把目標從原本的設定,縮小的自己可以「掌握」的小目標時,我們會擁有比較多的「掌控力」,更可以提供達到目標的成功率。
由簡入繁、由易到難,積少成多、積沙成塔
作者提出:「挑戰潛能極限很重要,但不是一下子就要做到,找出一個立即可以達成的小目標即可。」
「目標設定理論」也指出,目標設定挑戰性要適當,設定目標要有挑戰性,不能太簡單,但也不能太困難,其難度要在個人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那我們在我們所設定的蘇洛圈變成大師後,我們就可以再劃下下一道蘇洛圈,這樣的操作下,不僅能夠面對你的挑戰,而且還能更有動力的完成目標。
哈佛黃金法則六、二十秒定律
有一次作者想要拿吉他做這個法則的實驗,作者給自己一個目標,他要連續二十一天都練習吉他,但是二十一天後,計畫表上只有開頭的四個勾勾,以及剩下的一堆空格…….而計畫的主角-「吉他」,就躺在距離作者二十秒之遠的衣櫃中。
而這個實驗,作者走上了’阻力較大的一條路,縱使作者要每天「強迫自己」去做,但最後依然失敗,為什麼?
清除正向改變路徑上的阻礙
經過了第一次的失敗後,作者對他所使用的方法做出了改變,這次不一樣的是,作者將吉他放到離自己只有一步之遙的地方,就在二十一天後,作者的計畫清單上面打著二十一個整齊的勾勾,他做到了!
為什麼這次成功地完成了?
因為作者把期待行為百在阻力最小的路徑上!
哈佛黃金法則七、人際投資
格蘭特研究表示:「我們與他人的關係非常重要,比世界上的其他事物還要重要。」
因為人際支援就是我們的秘密武器,有了配偶、家人和朋友的陪伴,當我們遇到挑戰時也會感覺比較容易解決。當我們在職場工作時,我們一定會遇到壓力與挑戰,然而當我們遇到時,沒有甚麼比尋求人際支援更重要的事了。
「非常快樂的人」的研究
在這個研究中,研究人員想了解最快樂的人們究竟具有那些特點,結果最後發現
人際支援對快樂水平的預測度,遠高於學校成績、家庭收入、大學入學考試成績、年齡、性別或種族等因素。而且人際互動與快樂的相關係數還高達0.7,遠遠大於表現出顯著性的0.3。
所以當你擁有越多人性支援,你就會越快樂,當你越快樂,你就越能夠擁有優勢去面對挑戰。
史上最久的心理學研究之一:格蘭特研究
這項持續進行了七十多年的研究為了找到哪些人生境遇及人格特質能夠造就出最快樂、最富足的人。結果最後的研究結果竟然可以用一個字來總結,那就是「愛」。
在《改變人生的快樂實驗》一書中也提到:「當我們有一群人可以依靠,無論是配偶、家人、朋友或同事,我們的情緒、智能及有形資源都會增加,我們的挫折復原力、成就及目標也會提升。」
[fblike]
持續獲得個人理財相關資訊!
聯絡Johnson
最快速聯絡方式1:Facebook 私訊我請 {點擊這裏}
最快速聯絡方式2:點擊發email給我
IRICH101.COM創辦人,致力於打造一個能提供讀者吸收知識、建立收入、創造財富、擁有自由的創富媒體平台,歡迎你跟我們一起邁向財務自由!